回家的方向
一、教育的基本原則
教育的基本原則是要明白成人跟孩子是不同的。人可以分成兩種,一是已經到達成熟期的人,一仍處與兒童期而正往成人期成長的人。
正視孩子的敏感期,並巧妙地運用予教育上。敏感期:生物在幼小時期為了某種需要,對外界的某個刺激呈現一股特別的感受力去達成的目的,就叫敏感期。
二、如何讓孩子學會“學習方法”
蒙特梭利強調,教育觀點著眼於敏感期的特殊力量和智能的自發性能力,它們的互動產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智能活動和特性,來自人類智能活動學習的方法,這個方法不單是孩子懂很多“智識”,應該是指具備思考能力及學會該怎麼去學習的孩子。如果有思考能力,又具備主動追求知識的熱心,那麼孩子會按照自己的需求不斷的去學習。
三、培養人格的途徑
在現代社會EQ漸漸受探討及重視,培養人格發展是不容忽視,孩子以智能和意志來活動自己的身體,投入一個活動裡達到心滿意足為止,因而精神和肉體的步調得到協調,這是培育人格發展的首要。
孩子通過「自由選擇」、「工作」、「專心」「正常化」來產生情緒控制及安全感,透過一連串的活動後,人格得以成熟,呈現在外表的一些缺點會逐漸消失,而表現出潛藏在深處的人性之美,如溫柔、愛心、體貼、正義感、自發性的規律、協調性,社會性、忍耐等都會一一綻放。
四、結論
「我想做這個」,「我要自己做」的聲音無論過去或者現在,每個人都聽過孩子這樣說,但是往往因為我們的不太注意,或太忙而忽略了孩子對自信心和獨立的嚮往。我相信,正視孩子的生命、幫助孩子成長是每位家長的願望,期盼通過今天的主題探討,跟家長及老師們一起思考,如何給予孩子適時的方法及教養的態度,讓我們透過仔細的觀察孩子累積經驗幫助孩子生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