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我,讓我自己去做!

     ∼談父母教養孩子的態度與方法

啟根學前教育學園 吳淑玲園長

 個孩子都想用自己的手來工作,他們心裡吶喊著:「幫助我,讓我自己去做!!」但是成人卻聽不見孩子的心聲,也體會不到孩子必須自己做的事實

  最近在書刊上,看到一篇研究報告,上面評論,目前孩子的雙手變的不夠靈巧了,文明器具滲透到家庭生活中,相形之下,孩子的手、臂、指頭卻變的不靈巧了,或許有些家長會質疑,但是現代的孩子都會使用電腦,會打電動啊!!會使用手對孩子有什麼重要性?

  根據蒙特梭利學報指出:《就算是不使用雙手,孩子的智力發展也能達到某個水準。但是藉著手的活動,孩子不僅能提昇智能,更可以強化性格,相反的,由於找不到可以運用雙手的活動,以至於沒有機會藉著雙手去接觸周遭的人、事、地、物,以及沒有經驗過用手活動而達到深入集中的孩子,他的成長可以說是停留在極幼稚的階段,人格只能說是底下的。因此成為不率真,缺乏積極性,性格不開朗的孩子。而會運用雙手來工作的孩子所顯示的是明朗的性格和旺盛的發展。》透過這段話,我就以下幾點來跟家長探討,教養的方式與態度。

 
相信每個家庭都有所謂的家教,不管有沒有【明文規定】,每個父母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一定都會有所謂的一套,因此,我們就以一些教育觀點,一起來探討每個人那一套,跟我們的教育原則或方法有什麼相左。

回家的方向

一、教育的基本原則

 教育的基本原則是要明白成人跟孩子是不同的。人可以分成兩種,一是已經到達成熟期的人,一仍處與兒童期而正往成人期成長的人。

 
正視孩子的敏感期,並巧妙地運用予教育上。敏感期:生物在幼小時期為了某種需要,對外界的某個刺激呈現一股特別的感受力去達成的目的,就叫敏感期。

二、如何讓孩子學會“學習方法

  蒙特梭利強調,教育觀點著眼於敏感期的特殊力量和智能的自發性能力,它
們的互動產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智能活動和特性,來自人類智能活動學習的方法,這個方法不單是孩子懂很多“智識”,應該是指具備思考能力及學會該怎麼去學習的孩子。如果有思考能力,又具備主動追求知識的熱心,那麼孩子會按照自己的需求不斷的去學習。

三、培養人格的途徑

 在現代社會EQ漸漸受探討及重視,培養人格發展是不容忽視,孩子以智能和意志來活動自己的身體,投入一個活動裡達到心滿意足為止,因而精神和肉體的步調得到協調,這是培育人格發展的首要。

 孩子通過「自由選擇」、「工作」、「專心」「正常化」來產生情緒控制及安全感,透過一連串的活動後,人格得以成熟,呈現在外表的一些缺點會逐漸消失,而表現出潛藏在深處的人性之美,如溫柔、愛心、體貼、正義感、自發性的規律、協調性,社會性、忍耐等都會一一綻放

四、結論

 「我想做這個」,「我要自己做」的聲音無論過去或者現在,每個人都聽過孩子這樣說,但是往往因為我們的不太注意,或太忙而忽略了孩子對自信心和獨立的嚮往。我相信,正視孩子的生命、幫助孩子成長是每位家長的願望,期盼通過今天的主題探討,跟家長及老師們一起思考,如何給予孩子適時的方法及教養的態度,讓我們透過仔細的觀察孩子累積經驗幫助孩子生命成長。


 

傳思動力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Copyright © 2000 CKid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231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三段205號7樓 • 電話: (02)8913-2133 • 傳真: (02)2633-9826
 
建議使用: IE 4.0 以上瀏覽器, 800X600 螢幕解析度, 65536 色,
以得到最佳的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