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ids
    幼教教學法
大觀園
→/皮亞傑教學法
     

理論起源-----
  皮亞傑是瑞士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他成長於瑞士一個以美酒和鐘錶出名的地區,自小就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十歲時就出版了一個有關白化麻雀的短篇研究文章,而他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圖書館員別再因為他是小孩而敷衍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在巴黎開始研究邏輯和異常心理學。在研究兒童心理的實驗室裡,他注意到在智力測驗時,同樣年紀的兒童常犯類似的錯誤,所以他開始假設研究兒童心理發展或許是發現人類智慧知識的鎖鑰。返回瑞士後他開始觀察紀錄孩童的言行舉動,並與孩童對話以了解他們的想法。以下是皮亞傑一個典型的對話例子: 皮:「風怎麼來的?」小女孩:「是樹。」皮:「你怎麼知道的?」小女孩:「我看到他們搖擺手臂。」皮:「為什麼這樣會有風?」小女孩:「樹很大而且有很多樹的時候就會有風,就像這樣。」(小女孩搖動自己的手作示範) 一生傾聽、觀察兒童,寫了無數的學術作品來闡述他的理論,與數以千計幾乎連話都還說不完整的兒童互動後,皮亞傑假設在他們看起來可愛的外表和毫無章法的言詞之後有自己內在思考的秩序與邏輯。 皮亞傑的洞察力為人類內心世界的運作打開了一扇觀景窗,他對孩子想法的研究也提供了今日教育改革運動的基礎。受到皮亞傑理論影響的教師深信孩子不是一個等待被填滿知識的空管,應是主動建立知識的人。現代的電腦與網路讓孩子更為自主的探索廣大的數位世界,更能顯出皮亞傑理論的意義。

  

理論概念------
   皮亞傑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四階段認知發展論,他認為每個人必然經過這四個不會改變、秩序井然的過程。這四階段包括 感覺動作期(0~2歲)、前運思期(2~7歲)、具體運思期(7~11歲)、形式運思期(11歲以上)。他認為在人類智力發展過程中遇到不同的事物便會產生以相對應的方式去處理的「基模」(schema),其中有三種基本路徑:同化、順應與適應。我們的認知遇到不同的環境就會自動加以同化,以順應改變的環境狀態,在這些過程的進行之中人類自身可以得到平衡,就是適應。「基模」會隨著不同的階段去調整、改變。第一個階段有認知具體物件的概念,第二個階段可以使用符號認知,第三個階段可以根據認知經驗思維,第四個階段可以做抽象的思維認知。

教育價值-----
  皮亞傑強調了解兒童才能教育兒童,在不同的階段提供不同的學習材料及教學方式,使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他的理論也為開放式教學提出了方向,因為好的教育者不是灌輸學生知識,而是佈置可以引發思考增長智慧的環境,兒童自行探索,從中自然獲取知識。所以教育者扮演的不只是一個傳授知識的人,還應該是一個創新者與研究者,讓孩子循自然規律去成長茁壯。

結論-----
  
皮亞傑的理論雖然艱深難懂,但確實使人們開始認真思考孩子的思想模式,並且循序漸進的指導兒童學習,對於教育有其深遠的影響;不過皮亞傑畢竟是研究動物學的學者,不免在學說中落入生物的機制,忽略人類社會中文化的影響力,對此後來的學者也有補足的地方。

◎回教學在園所首頁

 

傳思動力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Copyright © 2000 CKid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231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三段205號7樓 • 電話: (02)8913-2133 • 傳真: (02)8913-2123
  
建議使用: IE 4.0 以上瀏覽器, 800X600 螢幕解析度, 65536 色,
以得到最佳的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