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4
北市大手牽小手 社會局協助中低收入戶孩童脫貧
為了不讓貧窮家庭的孩子落入貧窮的惡性循環,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推動的「大手牽小手脫貧方案」,鼓勵曾經參加脫貧方案的學生,成為方案的帶領老師,將陪伴、教導與協助中低收入戶孩童。
社會局指出,帶領老師都是曾受扶助的中低收入戶第二代大學生,雖然他們曾是社會局扶助對象,但秉持回饋的心,不論刮風下雨,在寒冷冬天,不分晝夜,前往南機場公寓社區忠義國小,陪伴、教導貧困、單親、隔代教養等成長於嚴苛環境的孩童。
科長江德輝表示,帶領老師因為走過中低收入戶孩童相同的貧困路,更能體會貧困生活難處,因此,推動「大手牽小手脫貧方案」以來,實施成效良好,他非常感謝無怨無悔付出的帶領老師。
內政部兒童局推估,截至民國94年底中低收入戶兒童約逾36萬人。社會局表示,貧困家庭常因單親、隔代教養、家庭條件先天不良等,忽略教養孩童,甚或導致孩童人際關係不良,可能形成「貧窮循環」高危險群。
為幫助貧困、單親、隔代教養貧困孩童脫離「貧窮循環」,台北市社會局推動「大手牽小手脫貧方案」,期能透過帶領老師加強貧困孩童教育方式,協助弱勢家庭孩童逐步走出貧窮。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2006.02.15
整併小校 教育部公布指標
為了協助縣市政府評估小校整併,教育部昨天公佈小型學校發展評估指標,供縣市參考。包括學生數、社區結構、距公立學校距離、校齡等項,皆成為評估指標。教育部主任秘書吳財順表示,整併學校全由地方政府決定,教育部沒有規劃整併校數及時間表。
評估指標分為一般性與特殊性,一般指標指學校的一般性條件,如學生數、社區結構、原校區之用途、社區對學校的依賴度等共10項,分別給予評分,如評分愈低,即表示學校愈應考慮進行整合。而特殊條件則指不宜整併的因素,如該鄉鎮只有一所小學、原住民地區學校或到鄰近學校交通有重大安全顧慮等,只要學校符合其中任何一項指標,學校不宜進行整合。
吳財順說,各地方政府可依此標準進行評估,評分越低,就可優先考量整併,不過,教育仍要因地制宜,因此若符合上述特殊條件指標的學校,則必須保障,不能整併。吳財順同時重申,地方政府有權決定整併,教育部僅是提供參考指標,絕非行政命令,教育部也沒有規劃整併時間表與校數,同時也未建議達到一定分數必須整併,外界無須多疑。
根據教育部統計,93年前,全國一百人以下的小型學校共有535所,合計3,323班、34,807位學生,每班學生平均10.5人。吳財順說,學校規模太小,團體學習文化刺激不足,不利於學生群性發展與學習,也不符教育投資成本效益,若評估整併可行,縣市教育局會進行,至於教育經費不足,是否成為整併的主因,吳財順則不願多談。
過去4年來,全國共整併91所國中、小學,其中廢校的有55所,其餘皆改為分校或分班,以節省財政支出,根據教育部至94年9月30日統計的最新結果,全國最小規模學校為南投縣竹山鎮文田國小,僅有6名學生,其次為澎湖縣西嶼鄉小門國小與花嶼國小,各僅有10位學生,而國中以澎湖縣湖西鄉志清國中的12人最少,其次為鳥嶼國中的18人。
規模最大學校部分,國中為台北縣新莊國中,有4,934人,其次為高雄市的陽明國中,也有4,502人,國小以北縣新莊市光華國小的4,954人最多,其次為北縣中和國小的4,617人,全國規模前十大的國中小學,班級數都超過百班以上,屬於超大型學校。
吳財順說,小型學校需要整併,但大型學校也必須檢討,雖然法無明定多少學生或班級數稱為大學校,但根據國教法規定,班級數超過48班,就必須另覓地方設校。教育部認為,學校班級數在18到48班之間,屬於適當規模,過小或過大都不宜。
超過百班的學校,吳財順認為應配合都市計劃,尋求新校地設校,但若鄰近社區沒有都市更新計畫,則只能等待,但百班大校確實也應列入檢討。
教育部評估,因為將可能產生學生上下學時間變長、原學校所在地區教育會被忽視、地方發展等負面影響,因此受到地方人士大力反對。吳財順昨天特別提醒地方政府,一定要與社區人士充分溝通,千萬不要引起爭議。
教育部建議整併後的校地應妥善規劃利用,可考慮生態保護動植物園區、興設社區大學、親子童軍露營區等;轉型發展為非文教機構,如成立孤兒收容中心、花卉展示中心、蔬果集散中心;交給鄉鎮公所去維護管理,成立社區老人活動中心、社區活動中心;或與民間旅遊業者合作,進行百年校園懷舊之旅等之一連串旅遊行程景點。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2006.02.15
高市躲債監護權條款上路
高雄市政府於今年1月初修訂「高雄市國民小學學籍管理要點」,增訂「學生因父母監護權爭議或躲債等因素,經父母一方出具相關證明文件或事實切結,可向學校申請轉學」。教育局長鄭進丁昨天表示這項規定是市府重視學生學習權,目前以此方式申請轉入高雄市者約有十餘案。
鄭進丁指出,「躲債、監護權條款」是因應近兩年,有不少父母失和或是因為債務等問題,到學校搶著要爭取孩子的管教權,類似爭議偶爾發生於校園,為免因為家長因素影響學童的受教權,市府增訂這項受理學童申請臨時學籍的方式,保障學童的受教權。
鄭進丁表示,如果學校讓學童入籍,孩子的相關資料就會曝光,所以高雄市同意以臨時學籍,受理家長及學生的申請,等家長處理完債務或相關爭議,再讓孩子轉回原校;至於原就讀學校可能會因為學童未正常就學,原學籍已註明「中輟」。
教育局之所以會增訂這項規定,是因應個案同意,「口說無憑」,日後衍生爭議,才於「高雄市國民小學學籍管理要點」中增訂。鄭進丁表示,目前全市國小有十餘臨時學籍申請案,國中有三個案例。
增訂「躲債、監護權爭議條款」可能會造成高雄市成了類似案例的避風港,鄭進丁表示,市府的立場不鼓勵,如有必要會協助,以保障學生的學習受教權;如果學生有學雜費或是午餐無法繳交的問題,市府會透過慈善機構捐助,幫忙紓困。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2006.02.15
18%說明會 秀才造反官員變臉
「軍公教退休人員所得合理化方案」今天上路,教育部昨天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行北區說明會,邀請北區7縣市派員參加,全國教師會也動員7縣市教師會成員到場,抗議18趴改革方案不合理、不公平。
教育部預定於北、中、南、東舉行4場說明會,首場於昨天在台北登場,由教育部人事處長朱楠賢主持,銓敘部等相關單位也派員參加。全國教師會也赴現場手持標語表達不滿,抗議政府不顧教師反對,執意推動「肥高官、瘦小吏」方案,不合理也不公平,抗議教師也手持標語,到繞會場一周,最後在朱楠賢要求相互尊重下離開。
別打壓基層教師
台北縣市、基隆、新竹等縣市教師會皆派員參加,全國教師會副理事長楊秀碧指出,教育部沒擔當,作了最壞的示範,若要教育學生,根本是緣木求魚,教育部的招牌應該拆掉。對於將主管加給納入分母計算,楊秀碧也批評將造成校園科層化,基層教師被打壓。
「辛苦指導合唱團、運動選手的音樂與體育老師就該死嗎?辛苦為國家培育人才,最後卻落到在校園中最低階。」楊秀碧說,有些教師願意擔任導師,有些則專心教學,校園有效分工,現在卻因為將主管加給納入,造成校長比主任高一級,主任又高於組長及導師,破壞校園文化。
楊秀碧呼籲教育部「回頭是岸」,應該聽取教師意見,召開公聽會,不要為銓敘部不合理的方案背書。
校園倫理蕩然無存
基隆市教師會理事長蔡進裕表示,教育部沒有公佈說明會時間,連基隆市教育局也不知道,自己是全教會通知前往,教育部分明是不想讓大家參與。
台北縣教師會監事游素珠氣憤表示,任教18年,其中有16年擔任科任教師,2年擔任導師,當時自己以專業自居,希望專心輔導學生,工作態度不輸給主任與主管,卻沒想到最後卻遭如此對待。游素珠說,以這種蠻橫無理的方式進行改革,教師無法接受。
任職於國小的林老師也出面聲援全教會,26年教學生涯,他一向以專業為驕傲,不斷充實自己,現在法律卻溯及既往,讓專任教師在校園變成二等公民,校園倫理蕩然無存,製造校園對立,令人難以接受。
不過,改革案今天就要上路。楊秀碧說,2月退休教師最近完成換約,2年之內不會有問題,下一波則是8月1日退休的教師,若本會期能推動公保養老優存法制化,以法令規定公保養老優存事宜,事情還有轉圜空間,全教會將積極遊說立委。
昨天說明會現場,約有2百位退休或現職教師參加,現場教師相當不滿,要求官員負責、道歉之聲四起。
只做半套沒有保障
全國教師會前理事長呂秀菊昨天也代表新竹縣到場參加,她表示教育部召開說明會,就是希望大家回去向基層教師說明,但是改革方案看起來完全不合理。
呂秀菊詢問朱楠賢,是否認為該改革方案合理?而主管是否為終身職?若不是,為何納入主管加給?若肯定教師辛苦,為何將校園分級?她要求朱楠賢回答,否則要出席教師們如何回去向基層教師說明該方案確實合理?
全國退休教師聯盟發言人張美英也出席說明會,對教育部嗆聲。張美英指出,既然繳交退撫基金時不分主管與否,全都繳交相同費用,為何退休後,卻分大、小官?教育部雖為主管機關,但未曾關心基層教師,搞到校園出現階級,科層化。
一名退休教師認為,既然要納入主管加給,教師會勞苦功高,為何不將教師會幹部也納入?導師為廣義的主管,教師會幹部也是主管,也應該將教師會納入,可是政府為何只做半套,不全部保障,教育部明顯不公平。
教部僅為執行單位
對於現場教師的不滿與反彈,教育部人數處長朱楠賢顯得相當無奈,他解釋,方案由銓敘部研擬,經過考試院與行政院會審後決定,教育部僅是執行單位,沒有發言立場,過程中也曾反對將主管加給納入計算,不過因為公務人員列入該項,為避免教師與公務員待遇差別過大,才將主管加給部分列入。
政策已經上路,朱楠賢說,幾乎無法改變,教育部也無能為力,教育部會盡量將差距拉小,避免校園階級出現。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2006.02.16
醫師:幼兒期養成刷牙習慣 預防口腔細菌增生
幼兒的乳齒兼具咀嚼功能,也影響恆齒生長。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牙醫師項家蘭建議家長,小朋友在幼兒時期就應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與姿勢,飲食以清淡口味代替糖果零食,可避免蛀牙。此外,定期做牙齒檢查也能及早發現蛀牙,預防口腔內細菌增生。
萬華健康服務中心指出,幼兒的乳齒兼具咀嚼、發音、美觀,及維持恆齒萌出空間的功能。父母如能經常注意乳牙生長情形,在幼兒6歲以前,親自以刷牙、牙線幫助小朋友清潔口腔,並引導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就可以避免寶寶發生蛀牙或其他缺憾。項家蘭認為,幼兒刷牙習慣應從小培養。在一歲前以紗布潔牙,讓小朋友習慣潔牙動作,長大後就不會抗拒刷牙。3歲以後,家長可以軟毛牙刷為幼兒潔牙,並教導學童正確的潔牙方式,牙齒才刷得乾淨。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2006.02.16
北縣教師會盼新任教育局長傾聽基層聲音
台北縣現任局長潘文忠即將借調教育部國教司,未來新任教育局長尚未底定,台北縣教師會期待未來局長能擁有台北縣教育局長慣有特質。
台北縣教師會理事長邱漢強表示,教師會目前心中沒有人選,「畢竟台北縣有3百所學校。」若隨便推薦,對新任局長而言是大挑戰,若無取得基層教師認同,也容易造成日後政策滯礙難行。
邱漢強說,他們希望潘文忠至少可以留任至3月10日,因為近期將有一場大型會議,若在10日前換人,新任局長恐怕要面對許多複雜的聲音;「下一場是在6月,這樣我們至少有個緩衝期。」邱漢強認為,新任教育局長或代理局長應該要有非常深厚的教育實務經驗,「北縣有10幾所高中、百來所小學、7、80所國中。」如果缺乏對教育的專業概念,恐怕不適任。
邱漢強進一步表示,台北縣長周錫瑋應該會提供一些名單,但周錫瑋也承諾,將以認同機制為準,「至少會像理監事會議一樣,或請可能上任人選與基層教師代表溝通。」台北縣教育局希望,新任局長能尊重教師專業、傾聽基層聲音、能面對、解決教育現場問題,並獲得基層教師認同。若周錫瑋有需要,台北縣教師會也願意協助提供良才人選,希望台北縣的教育日臻完善。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2006.02.16
教師不具交通指揮權 北縣教師會婉拒校外導護
台北縣泰山明志國小通過導師不再擔任導護決議,被台北縣教育局以「老師擔任上下學交通導護工作,屬於廣義的教學職責」駁回。昨日台北縣教師會嚴正聲明:教師不具交通指揮權,且校外導護工作非教師應盡義務。
台北縣教師會總幹事李榮富無奈地指出,教育部國教司曾於92年10月14日發佈新聞稿,說明「法律上並無明定教師擔任導師之義務」,因此「感謝」教師數十年來的付出;另外也在92年12月11日,表達「本部並未規定國中小學教師必須輪值擔任交通工作。」
李榮富認為,警察執法人員才擁有道路交通的指揮權,「導護老師把旗子降下,有騎士照衝不誤,我們能怎麼辦?」他進一步補充,而若孩童發生事故,矛頭第一個就針對老師,雖然教育局在昨日聯合報上聲明會「力挺」教師到底,「可是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劃分權責?」
台北縣教師會理事長邱漢強表示,94年5月份左右,他們曾發函台北縣政府,送上「導護危險路口總表」,爭取「護童專案」的警力,但卻沒有回應;直至8月再檢送第二次,代理縣長才要求警方協助。「問題是,第二次送函只有4個學校。」台北縣教師會認為,政府是「不為」,而是「不能為」。
「要老師擔任校園內安全的維護工作我們很樂意。」邱漢強說,校內的安全本來就是教師的責任,他們從未規避,但交通安全的部分,既無能力、又無權力,「我們只能婉拒。」李榮富說,他們現在只能期待政府重視這個問題,把職權區分清楚,讓老師回歸教育專業。
2006.02.16
嘉縣開闢網路作文 學童投稿登載率第一
嘉義縣推動國小學童網路作文,在國語日報網站中登載的78篇作品中,佔了19篇,登載率高居全國第一,尤其偏遠的布袋鎮永安國小佔了13篇,比台北縣的11篇還多。
嘉義縣長陳明文4年前上任後,憂心學子的閱讀寫作能力如江河日下,要求教育局將推動學童閱讀列為重要工作,學生若達到學校訂定的閱讀目標,可獲得縣長、教育局長、校長請吃冰、吃麥當勞等獎勵。
閱讀能力提高後,寫作能力也隨之提高,教育局去年3月訂定一套獎勵辦法,凡是學童將文章投稿到報章雜誌被登載者,投稿學生及指導老師各可獲得新台幣3百元的圖書禮券。
教育局長蘇德祥說,措施實施不到一年,就有50幾名學童獲得禮券;而國語日報從今年1月1日架設的網站開闢校園小作家欄之後,至今已登載78篇小學生的文章,其中嘉義縣19篇最多,比台北縣還多,師生都感到驕傲。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2006.02.16
未滿6歲兒童提早入學 花蓮縣府嚴謹審核
不少家長不願子女輸在唸書的起跑點上,即使國民教育法及強迫入學條例均規定需滿6足歲才能入學,但家長往往利用各種管道讓子女提早入學,花蓮縣政府教育局表示,為避免幼童日後學習和適應出現問題,將嚴謹審核幼童提早入學申請案。
花蓮縣政府教育局指出,目前國民教育法及強迫入學條例均明訂,學齡兒童以當年度9月1日「滿6足歲」才可入學,但家長因不願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往往讓孩子提早入學,尤其是利用提早入學申請制度,希望讓子女提早入學。
教育局強調,為避免家長過度期待,導致子女日後學習及適應發生反效果,針對未滿6足歲資優兒童提早入學申請案,將採取嚴謹的態度鑑定評估和審核,讓真正有需求的資優兒童提早入學。
教育局表示,95學年度提早入學鑑定共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智力測驗評估,達到中央法規規定智力測驗評量結果平均數正二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97以上(即智力商數130分以上)者,才能參加第二階段社會適應行為評量,而評量將由學區小學組成甄別小組進行評估,校內審核通過後,於4月21日前將學童相關資料造冊送交花蓮縣鑑輔會鑑定,達到標準者,家長或監護人可持申請審核表向學區學校申請提早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