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車:7成學生有網路成癮癥兆』

2006.01.04
【台北報導】

研考會「94年度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研究報告」指出,花蓮、台東縣家戶為全國e化程度較差的地區,同樣的情況,也展現在金車文教基金會的「青少年網路休閒調查報告」中。

金車教育基金會副總幹事曾清芸表示,調查目的在了解台灣青少年,以網際網路做為休閒工具、內容的情況,是否造成「網路成癮」。採用心理醫師Glod-berg所創的「網路成癮失調症」傾向(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DA)的定義設計題目,她說,74%的學生已有成癮癥兆,須提高關注。

曾清芸指出,儘管仍有51%的家長會限制孩子上網,但以電腦遊戲為使用電腦主因(70.92%),並藉由網路紓發壓力(44.48%)的青少年,已出現包括上網時間比預估長(44%)、上網可以撫平情緒(26.3%)等症狀,也產生3不:上課不專心、晚上不睡覺、假日不外出等現象。

金車基金會針對10到18歲的在學學生,分北、中、南、東四區包含10個縣市,在兼顧學生人數及偏遠地區之差異的情況下,規劃24所共2千8百位學生做為樣本,以郵寄的方式由學校老師協助並回收,總計回收2,428份有效問卷,在信心水準97%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2%。

台北家長協會常務理事符慧中表示,電腦的確造成親子互動的障礙。主要原因在於目前這些年約4、50歲的家長,受教育過程中,對電腦資訊非常陌生,在沒辦法貼近孩子的情況下,這種數位落差對孩子、家庭倫理及社會倫理都有影響。

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常務理事巫宛蓉則認為,這份問卷比較「成人觀點」,像是青少年怎麼都拿網路來玩遊戲比較多、工具使用比較少等問題,但是電腦本來就有娛樂功能,所以很正常。應有的素養是辨別行為發生的理由,家庭可以試著跟孩子溝通,為什麼上網舒發情緒。她相信,多些對話會比較好。

沒電腦 東部孩子愛泡網咖

然而,問卷凸顯出的問題不僅是學子沉迷網路,另外也點出城鄉差距。根據金車調查,東部學童家中沒有電腦或無法上網者的比例約33%,相較於其他地區均超出2到3倍;進而使東部青少年最常使用電腦或上網的地點是網咖(19%),相較其他地區超出2到9倍之多。

金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孫慶國表示,對於城鄉數位落差的問題,應該多鼓勵社團到偏遠地區進行輔導,例如金車基金會便發起「VoVa30」,徵召志工利用每個禮拜30個小時,到偏遠地區為學童進行課後輔導與電腦教學。

花蓮縣教育局教育網路中心聯絡人黃致翔坦承,花蓮與其他縣市的數位落差較嚴重,主要還是經費問題,「許多教學電腦還是跟業者租賃的」。為了彌補家庭擁有電腦比例較低的情況,黃致翔說,已向教育部申請「偏鄉數位機會中心」,在勘察、核定後,將會有7個數位中心點分布在不同鄉鎮,一週開放72小時、每天至少12小時,有志工輔導使用。

「但是不能打電動。」黃致翔表示,學生想要玩電腦遊戲還是得上網咖,因此最好能「適當開放」,並與業者合作,避免學童留連網咖產生問題。

Y17:要改善 管理不能馬虎

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Y17)副執行長鄭斐文也認為,「禁不了的話,就疏導」。Y17的9樓擁有全台唯一一間「公辦民營」的網咖,鄭斐文表示,他相信如果能有好的單位管理,對於學童留連網咖所可能產生的問題會有所改善。
但是,像Y17的「網路旗艦」,遵守一切規範,不菸、不酒、不色、不暴力,要求15歲以下需由監護人陪同,營業時間更於晚上10點結束,如何製造盈餘?鄭斐文說,網咖不是Y17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且因為公辦民營,所以80%盈餘必須回饋給台北市政府。因此,若要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優良的網咖環境,還是得靠政府。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傳思動力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Copyright © 2000 CKid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231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三段205號7樓 • 電話: (02)8913-2133 • 傳真: (02)8913-2123

建議使用: IE 4.0 以上瀏覽器, 800X600 螢幕解析度, 65536 色,
以得到最佳的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