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方向
TOP
生活化的內涵
一、遊戲的生活教育
「遊戲」在孩子的世界裡,簡直就如同魚類需要水一般,那麼自然,一刻也不能沒有它,其實孩子的智慧增進,也就是從玩遊戲的活動中,得到樂趣和刺激腦部發展,因此給他充分玩的機會,就等於提供幼兒在身心發展成長中,學習生活的主要泉源,「遊戲」能夠培養出孩子的創意思考及獨立自主的人格,建立各種概念,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可以給予孩子任何高等教育都無法傳授的人際關係學。
二、操作的生活教育
幼兒都喜歡從事造形遊戲,包括平面與立體造型之創造性活動,例如玩沙、辦家家酒和黏土造型等都包含組織造型的活動,幼兒嘗試以各種材料來學習經驗,豐富生活,啟發創造的潛能。由於幼兒期是透過直接經驗來學習的時期,因此,配合具體的操作學習,能培養幼兒專注的態度,而且在團體的創作中,也能學會與人分工合作,容忍並接受多方不同意見,此乃培養作為具有民主素養的未來國民。藉由從操作中學習的生活教育,養成幼兒手腦並用的習慣,在工作之前,能運用觀察、分析、思考的方法,敢於大膽的常識,獨立自主或分工合作地完成團體創作,最後能有始有終地做完,達到生活教育的目的。
三、健康的生活教育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舉凡學習、體能、智力、語言等各方面的發展都相基於健康的生活上,學齡前正是人格發展形成等重要階段,重視幼兒的身心均衡發展,培養安全教育,在實際的生活中,與健康相關的事項非常多,透過各種有關健康生活的講解、討論、圖片、示範,幼兒在各種機會教育中,養成健康行為及習慣,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幼兒生活教育是把健康的生活真正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成為健康又活潑的未來主人翁。
四、音樂的生活教育
健康的孩子其身心是活潑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情不自盡的手舞足蹈、哼歌、打拍子、演戲,就如同其隨意塗鴉一般的自然,在生活的週遭,有許多的自然聲音、節奏、旋律,無時無刻不影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進而用它來表達個人的情感、思想,藉著唱歌,幼兒可體會到情感的交流與融會,享受音樂的樂趣;又藉輕鬆愉快得音樂,能促使其愛好音樂,以增進生活樂趣和活力,並能啟發對音樂的感受力、創造力,進而調和身心均衡的健全發展並紓解生活的壓力,達到親愛、活潑、快樂的精神。幫助孩子在美的感性中成長,幫助他們選擇營養的「耳朵食糧」、「心靈食糧」,是我們成人責無旁貸的責任。
回家的方向
TOP
五、語文的生活教育
具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布魯姆﹝Dr.B.S BLOOM﹞之調查研究,四歲幼童已擁有一生百分之五十的智慧,至八歲前又發展百分之三十,其餘百分之二十則是在青春期發展完成的,以語文能力為例:發展最快在三至六歲,因而此時期教兒童識字、閱讀、語言學習最佳,但由於大腦神經中樞運作仍以具體感覺為主,所以幼兒在使用語言時,常有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表情、肢體語言愈是豐富,語言學習及正確使用能力就愈強,學語言時,不要只是朗誦,最好採用遊戲或戲劇方式,讓孩子全神灌注,所有的精神全投入,語言、表情、肢體動作一起來,便可學得更好。學習任何語言,只要讓幼兒視、聽、嗅、味、觸覺等都動起來,全方位刺激,學習的效果就盡在不言中了。
結語
我國幼稚教育學家張雪門先生曾謂:「人的成長,不能憑空想像,而應逐漸地從生活中培養與啟發引導。」美國教育家杜威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因此,吾人認為幼稚教育的主體,生活作為切要,畢竟生活是人類求生、維持和發展的所有努力與作為,人是能學習的動物,藉著受教育而擴充生活與社會關係,一個人的個性及觀念除了原來的天性遺傳外,便是由後天的教育與生活環境所形成,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在生活,用心去對待幼兒,用行動示範給孩子看,用口語肯定、鼓勵孩子出自內心所做,讓孩子拾起信心與自我,不論是在學校學的、家長教的都能一致,那麼生活教育將不再只是口號,而是真正的教育實踐。
【資料來源:幼教資訊111期】
※資料如有引用不當,請來信通知※